王凯丽有很多身份标签:当代艺术品收藏家、沪上最美文化推手、百亿基金管理人、当代林徽因、甜心董事长、国际出品人……亦真亦幻,游走于不同身份之间之间。每一次转换身份时,她把自我灌注进不同的身份中,与之共同生长,经历风雨。不管工作内外,还是弧光之下,都是真实的她自己。
作为收藏家的初衷,她几乎也没怎么变过。“我把它当作一份职业。很早很早以前,我会想继续上学,我想把学生这个身份延续下去。因为我觉得谈到‘读书’‘学生’这样的字眼时,能够让我永远都有求知的欲望,去学习一些未知领域的欲望。所以作为收藏家来说,我把它当作一个职业,也是上班下班,和其他的工种没有什么不同,因为每一种职业,都是值得被尊重的。”王凯丽希望可以把工作和生活中的自己,分得开一些。
王凯丽是一个很有社交天赋的人,擅长和艺术家建立私交而不仅仅是买卖关系,有一位刚过世不久的老艺术家,甚至把他的全部作品都给了她。
但她又并不给人特别爱混圈子的感觉,因为亮相不多,都是有选择地“出场”,所以总保持着和艺术圈若即若离的距离感。相比出入社交场合,她更喜欢把时间花在画画、跳舞、健身和在家吃饭上面,除了睡得晚,她的生活非常有规律,甚至每周五公司的团队活动安排的也是集体健身。问她在中国真的可以不混圈子吗,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然可以,如果要谈事情,一杯咖啡就搞定了。”
然而一旦碰到自己欣赏的艺术家,王凯丽又会相当率真热烈地表达仰慕和喜爱之情。11 月,她去纽约看著名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在Sean Kelly 画廊的个展,因为一直有心把阿布拉莫维奇的展览带回中国,所以她看得很仔细,流连了很久。
曾经,王凯丽是一个很缺乏安全感的人。“以前我想多交交朋友,但我又很内向,就像我现在很喜欢独处一样。那时我会刻意去拉近跟身边人的关系,但又不懂得如何去做,所以会很吃力。会出现我把别人当朋友,别人只把我当工作伙伴的情况。慢慢地学会了不要钻牛角尖,不要刻意去维系一些不适合的关系。”
成长和变化在王凯丽身上悄然发生着,约莫就是这两三年,她不再从别人身上获取安全感。她深知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包括自信也是,就像这两个字一样,‘自信’为什么不是‘他信’,因为只有你相信自己,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力量,才是真实的、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