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20
03

王凯丽与艺术教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艺术渊源

王凯丽和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两个杰出的优秀人士,两个从事于艺术方面的大家,王凯丽,毕业于维多利亚大学,杂志出版人,国际跨界媒体人、暨南大学特聘导师知名文化推手,艺术品收藏家,丽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与驻外使馆多次中西文化交流。曾受总理接见,2010年被评为外杰出年轻总裁2014年创办《逍遥》Mook;出任舞台剧《爸爸的时光机》出品人,其剧的创新与独特的气质获得美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业界称赞。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当代行为艺术、人体艺术家、导演、编剧、演员,1946年生于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父母都是铁托的拥护者, 从小就受到对性的压抑式教育,这决定了她后来的创作风格——狂野大胆、癫狂自由。年轻时毕业于贝尔格莱德美术学院,受的是苏派美术教育,后来在萨格勒布艺术学院进修过2008年,她曾以导演身份执导了短片集《人权故事》,并在《我们的城市之梦》中出演角色。 2012年,作为知名跨界艺术家,玛丽亚·阿布拉莫维奇当选为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 

王凯丽和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一个是国内著名的文化推手,一个是享誉国外的行为艺术家,两个不同国家的艺术领域代表人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接下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很多人得知“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到中国做首次个展时,表示感觉很惊喜,这一近乎爆料的消息给人带来艺术和精神层面的共振,不仅源于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之一阿布拉莫维奇的再次到来,同时也让中国观众记忆犹新的是她曾在三十年前在中国的长城做过一件让人难忘的作品《情人·长城》(The Lovers – The Great Wall Walk 1988年)。而这件作品也代表着玛丽娜与曾经的男友乌雷在12年的同生共死的表演生涯之后, 他们的感情在此时此地走到尽头。

王凯丽与玛丽娜几年前在纽约个展上的巧遇和缘分,这种机缘一直延续到玛丽娜迎来在中国时隔三十年的首个展,能促成此次展览不得不说王凯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当然也离不开博物馆、画廊、合作伙伴等多方面的努力。

当王凯丽谈及最初如何与玛丽娜结下渊源时表示:大约是在三年前一个纽约的冬天,去Sean Kelly画廊看到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一个展览,不早一秒,也不多一秒,我一转身,她就在我身后。她很高大,一席黑长裙,她用对我来说有些大的双手缓缓握住我道:“Where are you from?”,“Shanghai, China..."她与我对视,那种缘分溢于言表......我竟然哭了,被那种气场莫名地感动哭了。我做中西文化交流几年来不免与不少非常优秀的朋友接触,而那是我第一次莫名的热泪盈眶,那种感觉我一直记得。我们经过简单交谈之后,走进展厅,当时的展览是需要把眼睛蒙上,戴上耳机,让你不知所措地进入一个空间,你并无法预知在前方空间里将何去何从,你也许会撞到墙上,也许会再次遇见她。

在那次相见之后,我们留下了email,但我是个几乎不会主动联系别人的人,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并没有任何的联系,可是我知道那几个瞬间将是永恒。记得分别时,她上了一辆黄色的车,我说我希望有一天在中国见到她,她也希望可以到中国去。但过了一年多之后,好朋友Bank的创始人马修找到我,我们想正好在玛丽娜跟乌雷在北京长城分手完成长城的系列作品后,三十年之际,可以在中国做一个回顾展,刚好她也七十多岁了,也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便悄悄的请了玛丽娜来上海,她感叹着此时的中国与她印象中三十年前的(北京)的变化,感叹着繁华与车水马龙,来上海是她七十年以来的第一次。我们相处了四天时间,去了PSA开会,参观了余德耀美术馆、龙美术馆等,还有收藏家乔志兵先生的空间。我们在聊了许久后,达成了一个共识——希望在她离开中国三十年的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可以在中国上海为她策划一个展览,与馆长龚彦和项苙萍老师、庄骥等团队商讨后,最终觉得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王凯丽高兴地说道:对于和此次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展览也是在建立一种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因为作为文化推手这是我一直在做的事。其实很多人可能通过当代艺术认识了我,但当代艺术只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的本行就是中西文化交流。当时我在海外除了做杂志主编与出版,就是侧重中西文化交流。社会心对于一个文化人非常重要,越了解西方越热爱中国文化,我喜欢读哲学,而我们中国的中庸之道非常的有魅力,可是我们现在太需要“美育”了。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