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2024
02

中国绘画为何讲究“远意”手法的实现?

当代绘画与古代相比区别在哪?最大的不同在于,古人的绘画,常常能表现出一种“远意”,甚至可以说,这种“远意”是中国传统绘画到了成熟阶段之后最深层次的追求。你哪怕随意找来一张佚名的古代山水画,都能体会到画面中“远意”的存在。而今天的中国画,尽管风格门类五花八门,无所不有,却惟独缺席了能够表达“远意”的作者和作品。

中国绘画为何讲究“远意”手法的实现?  王凯丽kellywang最新动态 上海seo第1张

那么,中国的绘画为什么要表达“远意”呢?这个问题比较大,要从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天地宇宙的看法说起。一部《庄子》,开篇就是《逍遥游》。所谓“逍遥游”,就是试图摆脱生命中的束缚与障碍,“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无所依傍地到达理想中的“远方”,借此比喻精神上的的绝对自由。

然而,在俗世中浮沉的人们,“自由”谈何容易?对“自由”的响慕,往往正是对付现实压迫的一种心理平衡。魏晋人最崇尚自由放浪的生活态度,是因为他们身处的环境最为酷烈,只有纵情山水、享乐与玄谈,才能“暂得于己”,让惨淡压抑的人生透出一丝缝隙来。中国人所特有的的山水诗、山水画都于此际肇端,隐逸思想也于此际发达。

对远意的追寻,成为中国文人的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唐人贾岛曰:“分首芳草时,远意青天外。” 元人熊鉌曰:“我来武夷山 ,远意超千古。”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曰:“春山无近远,远意一为林。未少云飞处,何来人世心?”以个体之生命,突破世间之束缚,体验天地宇宙之永恒,体味人在此中之自由,山水诗、山水画从这个角度承载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邃寄托。

绘画既能寄托“远意”,接下来问题来了:这种高渺玄虚的“远意”如何在一幅具体的画面上得以实现?以“卧游”之说闻名的晋宋间画家宗炳,撰写了号称中国第一篇山水画论的《画山水序》,内中云:“坚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千仞之高、百里之迥,是画家想要表现的“远意”,那么手法是什么呢?宗炳讲得非常含糊笼统----坚划三寸、横墨数尺,单凭这八个字就可以做到了。这一点鲜明地反映出了中国人的“理论先行”。根据唐代张彦远对六朝绘画的描述,当时的山水画作为人物画的附庸,仍处于稚拙状态:“魏晋以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 ;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

中国绘画为何讲究“远意”手法的实现?  王凯丽kellywang最新动态 上海seo第2张

“水不容泛,人大于山”,怎能表现出“百里之迥”的“远意”呢?张氏又言 : “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虽说山水画独立、成熟于隋唐,但是从吴道子到李思训、李昭道,包括标榜“枕上见千里”的王维,都没有完全解决关于“远”的问题,直到郭熙的出现。北宋郭思纂集《林泉高致》,记载其父郭熙提出的理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现代人自作聪明,往往把郭熙的“三远”作为中国人的透视观,来“对抗”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实际上,这既是对郭熙的误解,又是对自身绘画传统的菲薄。郭熙提出“远”的观念,目的并不在于忠实地“拷贝”自然,而是为了通过恰当的图式,突破山水在形质上的局限。“远”是山水从实在的形质到虚灵的想象的延伸,近处的山川树石,衬托出远处无尽的虚空,这虚空恰是“道”之所存,宇宙之本质、天地之化机所在。魏晋人所追求的精神自由,终于被安顿在那一抹浅黛色的“远意”之中了。

中国绘画为何讲究“远意”手法的实现?  王凯丽kellywang最新动态 上海seo第3张

然而,这样一幅山水画被创作出来,作为观者,可以从中体悟到“远意”所带来的心灵上的抚慰,而对于创作者来说,却是一项严谨而耗费精力的“工程”,因为空间感的呈现,无疑是绘画当中有着相当难度的技术活。据郭思回忆,郭熙创作时态度极为认真,每作一图,必酝酿再三,苦心经营,“如戒严敌 ”,“如迓大宾” ,“已营之,又撤之;已增之,又润之;一之可矣,又再之;再之可矣,又复之……岂所谓不敢以慢心忽之者乎?”

撇开为稻粱谋的画匠不论,对于本想通过画画来“解脱放下”文人们来说,“如戒严敌 ”的创作岂非南辕北辙,与“远意”相悖?于是,有胆有识的文人领袖苏轼带头站了出来,说了两句很有名的话,一句是“君子可寓意于物,但不可留意于物”,另一句是“:“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这两句名言可以视为此后波澜壮阔的文人画潮流的思想总纲领。

中国绘画为何讲究“远意”手法的实现?  王凯丽kellywang最新动态 上海seo第4张

既然画画的本意是“畅神”与“怡情”,那么,一段枯木、一片怪石同样可以寄托“远意”。而观赏评价“士人画”的标准是“如阅天下马”,关键之处在于“意气俊发”,“意”在远则远,皮毛形似反而成为令画者与观者倦怠的羁绊。

接下来问题又来了:“意气俊发”如何在一张“士人画”上得以体现?毫无疑问,只有采取书法性用笔,让原本作为绘画手段的“笔墨”成为绘画的主体,才能达到抒情写意的自由。于是,宋人苏轼的“理论先行”,再次通过一整代元人的绘画实践得到印证。倪云林说:“余之竹聊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这让我们想起了嵇康那首诗中的另外两句----“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中国绘画为何讲究“远意”手法的实现?  王凯丽kellywang最新动态 上海seo第5张

如此看来,中国绘画中“远意”的实现,经历了由题材到图式再到笔墨,由移情自然到观照自然再到体悟心性,由向外探求转而向内修为的发展路线。现在,不妨把话题再回到文章的开头,为什么当代的中国画普遍地缺乏“远意”?

道理其实很简单,当代画家中的大多数都还在沉酣于角逐名利。他们并没有感受到俗世的压迫,相反都觉得“赶上了好日子”,一个个“意气俊发”忙着“抢钱”和“数钱”,并没有闲心来关注什么“远意”。即便有个别冰雪聪明之辈悟到了“远意”的好处,也只会把“远意”用于包装,以利于更好地“抢钱”。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