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幅作品,大家想到了什么?这是艺术?是的,这就是极简主义的代表,它是在抽象派运动的基础上,发展出主张消除创作者意志的极简主义。作品的创作者就是艾格尼丝·马丁,她是极简主义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艺术家,同时他也是一个精神分裂患者。
艾格尼丝·马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纽约风起云涌的艺术圈混过几年之后,伴随着精神病发,她离开艺术的中心,在一次长时间的皮卡车旅行之后,定居于荒凉的新墨西哥州的陶斯小城,开始了一个人修行般的孤独创作。
这一点,与霍珀、奥基弗的选择有相近的地方。超级大都市让人向往又心生厌倦,当纽约逐渐成为抽象表现主义和其他最为时尚流行的艺术方式的乐园之时,可能有一帮不入群的怪人已经开始默默地离开这个曾经给他们带来灵感的地方,他们的艺术就如荒漠中的仙人掌一样,需要在人看不见的地方,年复一年缓慢却又目标明确的成为注定成为的样子。
无疑问,精神分裂症所造成的官能变化深刻的影响了艾格尼丝·马丁的艺术。作为一个从三十岁才开始正式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她的早期作品可能曾受到保罗·克利、罗斯科等人的影响,回头去看,这些历史级别的大师也都具有某种通灵、敏感、神秘性的特征,在能量场上他们吸引了马丁。马丁自己也曾提到,她特别钦佩罗斯科的工作,认为他的绘画“达到了零度,就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真理之道”。 这是她创作生涯中充满生气和活力的时期,也是她迈向标志性的“网格绘画”的开始,在这期间,她画出了代表作《树》(1961)和《友谊》(1963)。
猝如其来的病变使得马丁的艺术发生了急转,最大的变化,可能在于她不再画她的所想,而是画她所看到,所听到,所感觉到的某种正常人无法察觉的世界。作家Nancy Princenthal在为马丁撰写的传记中描述:“虽然她的声音并没有告诉她如何作画——但是它们仿佛清晰地驾驭着她的作品——她所获得的图像完全地来自她的灵感并且坚定而清楚地表达了一种声音和图像之间的关系:她听到和看到了别人所没有的世界”。
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些纯粹的显得脆弱而清澈的作品,正是经历了精神上的炼狱之后的表情。它们类似于某种疯狂之后的空白——什么也不想,什么也没有,一切均“无”。现代性急速而功利的意识催逼人走上极致,然后转向反面。“艺术”,这个现代世界的发明终于在马丁身上消失了它的魔力——她只是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