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沪上最美文化推手之称的王凯丽多年来一直致励于公益事业,在她回国之初就成立了自己的慈善基金,多年来也做过不少公益项目。
在王凯丽的工作室我们看到了有一把色彩鲜艳、笔触稚嫩的手绘小凳子,经了解,那是“WABC无障碍艺途”(注:WABC是一家在上海注册的民办非营利性公益机构,主要为智障以及精障人士提供免费的艺术潜能开发课程)的一位自闭症儿童的作品,作为WABC理事的她也一直带领团队们做着慈善事业。
作为青年一代的领路人,王凯丽虽说是一个典型的斜杠青年,但是靓丽的她也有着丰厚的人生履历,舞台剧《爸爸的时光机》出品人、艺术品收藏家、暨南大学特聘导师,丽安文化创始人、巴洛克音乐活动首席文化顾问、国际跨界媒体人等。
然而她最看重的确是自己的另一个身份——公益人,她认为,公益慈善是人类古老的事业。
公益,是人性的一面,是单纯的、美好的、积极的。她说:“我并不是很认同有人说做公益就是自己行善者之事,不该有仪式感之类的话。”在凯丽看来,有组织就有仪式。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与团队的力量相比的,更多时候仪式感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去鼓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但是不管是大团体还是小个体,对得起良心就好。
其实,凯丽女士刚开始涉足慈善事业时,常常吃力不讨好,也面临很多作秀质疑,但是她始终认为: 在这个世界上,做公益也许不伟大,但至少是可敬的。很多事情只要自己认为值得,便去做,并不要太过于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人活着心无愧疚才最重要,比起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其他的根本算不得什么。
正如王凯丽在书中写过“不论什么时代,我们总是要面对各种动荡不安,甚至灾难,能够帮助我们的,只有我们内心的勇气和爱。尤其是爱,几乎可以说:“爱,是人类最高,也是唯一的法则。”
令人惊喜的是,在《爸爸的时光机》公演之际,主办方特意邀请到一群特别的小观众,他们来自“太阳花”社区中心。他们从小跟随父母来到城市打拼,生活在陌生的环境里,缺少父母的教育陪伴,缺少祖辈的宠爱呵护,甚至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没有固定的玩伴,他们被称为“流动儿童”。王凯丽女士希望通过《爸爸的时光机》能为他们的成长扫去迷茫与孤独,拥有更多开朗生活的自信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