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顾名思义,就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作画的表现方式。就其本身而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颜料本身具有的透明性;二、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
水彩材质的特性导致水彩艺术的特殊性。水色的结合、透明性质、随机性及肌理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水融色的干湿浓淡变化以及在纸上的渗透效果使水彩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并形成奇妙的变奏关系,产生了透明酣畅、淋漓清新、幻想与造化的视觉效果,与自然把持了和谐的灵动之美,构成了水彩画的个性特征,产生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特殊性。水彩常用自由、轻松且宽大的笔触在薄涂法(WASHES)下完成纸材本身的颗粒、纹理和白色的效果更增添了作品绚烂与跳跃。整个中世纪,水彩颜料都用于绘制羊皮纸手抄本插图。
理查德·帕克斯·波宁顿,英国画家。以水彩风景画和历史画著名。生于诺丁汉附近城镇,1817年后侨居法国。师从格罗,并与德拉克洛瓦结为挚友。1825年重访英国。其写意手法画的风景画,格调清新,对法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和英国风景画的发展都起了推动作用。(艺飞万家)
波宁顿自幼受其父的教导学习绘画,后全家迁往法国加莱谋生。在加莱波宁顿从师弗朗瑟·路易·汤姆斯·弗朗萨学习水彩画,15岁时移居巴黎,卢浮宫便成了波宁顿的学习殿堂,在此结识了德拉克洛瓦(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并成为挚友,1820年至1822年在巴黎美术学院跟格罗学习,他的水彩画在巴黎很受欢迎,1822年首次参加"沙龙"画展,在著名的1824年画展中和康思太布尔、托马斯·劳伦斯爵士等人的作品一起参展,获"沙龙"画展金质奖章。
1825年他陪同德拉克洛瓦到英国旅行,师从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学习技法,并受到英国流行的历史题材画的影响。在后来的历史题材画中,他综合了弗莱芒和威尼斯的油画技法,并有所创新。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运动的画家和水彩画、油画的革新者,其构思才赋很高,设色不愧巨匠,为沃尔特·司各特小说所做的插图,显示他运用石版画新技法的才能。作品有《诺曼第海滨》、《码头旁的卢昂教堂》和《威尼斯风景》(多幅)等 。
波宁顿是英国水彩画19世纪繁荣时期的一位年轻有为的画家。他仅仅活了27个年头,在自己的祖国总共展出过9幅作品,但却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同时在英、法两国一流艺术家的行列中取得了光荣的一席。
他继18世纪后期的汤姆斯吉尔丁(Thomas Girtin,1775-1802)之后,在19世纪初进一步奠定了英国水彩画的色彩基础,并使之趋向成熟。他少年时期,随家移居巴黎,其作品大受法国同行赞赏,并多次获奖,成为法国水彩画的启蒙者。其风格在英国和法国都受到模仿,影响很大。
波宁顿的水彩画轻盈漫笔优美洗练,淡彩与凝重色彩交插使用,使一个不大的画面呈现出山河壮阔的景象。代表作《崖下》一画,画于1828年,所画之地是靠近策姆里其斯镇一个沿海崖下,这里历来是潮汐灾害著称之地。波宁顿这幅作品画幅不大,但充分发挥了水彩画能够迅速抓住瞬息即变的生动形象的能力,洗练简洁,微妙动人。遗憾的是他作完这幅画后不久死于过于劳累所致的肺病,年仅27岁。这位才华横溢的优秀青年画家不仅给青年画家深深的启迪,所有水彩画家都佩服他的艺术成就,和中国宋代早逝的青年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一样,为自己祖国的绘画史上留下了宝贵的遗产。